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举办“青稞讲坛”之学术论文全周期能力提升专题培训
冬日暖阳,学术正酣。11月14日下午,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举办“青稞讲坛”之学术论文全周期能力提升专题培训。本次专题培训特邀中国科学院杭州医学研究所正高级工程师罗昭锋和科睿唯安解决方案高级顾问袁庆文倾情授课,上海高研院职工、研究生及周边高校学子近110人参加本次活动,运行保障处文献情报办主任王晓静主持培训。上海高研院团委书记蒋巍为两位主讲嘉宾颁发“青稞讲坛”纪念海报。


罗昭锋首先带来文献调研高效开展与深度方法实战培训。他聚焦科研人员文献调研的痛点,系统拆解RAPID快速文献调研法的核心逻辑,通过AI快速问答锁定研究方向、Deep Research积累核心素材、精准检索获取文献、AI知识库深度分析四个关键步骤,展示了如何高效完成文献收集整理。同时结合真实案例,现场演示Gemini、千问等AI工具的实操技巧,分享NotebookLM等知识库工具跨文献提炼信息的方法,强调“借鉴助力高效创新”,引导科研人员善用AI工具突破研究瓶颈。

袁庆文以客观数据助力高水平论文发表和学术影响力提升为主题展开分享。她围绕学术研究与高被引论文的关联、研究前沿与热点捕捉、国内外合作网络拓展、多维度期刊遴选和学术影响力提升五大模块,结合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详解了如何利用ESI研究前沿锁定创新方向,通过引文网络梳理课题脉络,借助期刊引证关系图选择适配投稿期刊。袁庆文特别提醒科研人员警惕掠夺性期刊,并分享了通过作者认领、成果定向推广等方式提升学术影响力的实用策略,为论文发表与学术传播提供了全方位指导。

互动环节,多名科研人员举手提问,围绕“AI工具文献分析精度”“跨学科文献调研技巧”“期刊分区与研究方向匹配”等问题分别与两位讲师深入交流。
本次青稞讲坛由上海高研院团委、研究生处及运行保障处文献情报办联合主办,紧扣科研人员学术论文撰写的核心需求,构建了从文献调研到成果发表的全周期能力培养体系,不仅帮助掌握AI赋能下的高效科研方法,更明晰了高水平论文发表的路径与策略。未来,上海高研院将持续聚焦青年人才需求和研究生培养关键环节,推出更多高质量学术交流活动,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十五五”科技发展作出新贡献!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