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睡眠研究会第十七届学术年会在京顺利召开,上海高研院提出人工智能驱动的睡眠呼吸障碍综合治疗新模式
2025年9月12日至14日,第十七届中国睡眠研究会学术年会暨成立三十周年庆典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隆重举行。本次大会由中国睡眠研究会主办,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承办,是我国睡眠医学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年度盛会之一。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下称“高研院”)作为参会机构之一,全程参与了大会学术交流。
第十七届中国睡眠研究会学术年会暨三十周年庆典开幕式
本届大会汇聚了来自国内外睡眠医学领域的顶尖专家学者、临床医生及知名企业代表,参会人数逾三千人。开幕式上,中国睡眠研究会理事长、复旦大学黄志力教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韩芳教授,《SLEEP》杂志主编、宾夕法尼亚大学Allan Pack教授,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深圳医学科学院神经调控与认知研究所所长丹扬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陆林教授等嘉宾出席并致辞,为大会增添了深厚的学术氛围与国际视野。
高研院徐天衡研究员进行相关专题报告
作为2024年度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睡眠呼吸障碍性疾病新型诊疗技术研究”课题负责人,高研院智能信息中心徐天衡研究员受邀参与本届学术年会的研讨工作,并面向医学和信息工程交叉领域,作了题为“基于下一代信息系统的异构信号识别与多模态信息交互技术”的专题报告,系统性阐述了研究团队在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的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并从人工智能视角对临床专家经验、发病机制及所构建的临床队列大数据进行模型化概括与总结。
研究团队通过分析患者的各类型生理指标和多组学数据,结合具体的治疗方案,探究其与睡眠呼吸障碍性疾病之间的隐性非线性关系,实现了自动化的针对睡眠呼吸障碍性疾病的风险评估、分类诊断、疗效预测、和精准治疗。同时,综合考虑病因、患病程度等参数,结合器械、药物、手术等多元治疗手段,涵盖单一、复合及多疗程方案,构建了睡眠呼吸障碍的综合诊疗新模式。
借助本次学术年会平台,高研院提出的“人工智能驱动的睡眠呼吸障碍综合治疗新模式”创新理念与研究成果,受到与会专家学者的高度关注与广泛认可。该成果不仅积极响应了国家卫健委关于提升全民睡眠健康水平的重要战略部署,也为人工智能与信息科学在睡眠医学领域的深度应用与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展现出推动学科交叉与医疗创新的广阔前景,为“健康中国”战略目标贡献智慧和力量。
附件下载: